“当时就想着,如果能有机会挽救一条生命,那真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齐际对我们说。
齐际,天津师范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25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校自强社负责人、院团委组织部骨干、班级团支书等职务,多次获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三好学生、善行100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9月22日,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经过几个小时的外周血液循环分离,齐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一点点被采集出来,这些“生命的种子”将为远方素不相识的患者点燃生命的奇迹。

时光回溯,齐际创造“奇迹”,早已在成长的岁月里埋下了种子。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主动加入滨海义工队伍,走进社区、走向街头,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那时的他,或许还未深刻理解“志愿”二字的重量,却在一次次为他人带去温暖的过程中,悄然将“帮助他人”的信念刻进了心里。

2021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后,齐际不仅在学业上刻苦钻研,更在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中绽放出耀眼光芒。作为班级团支书,他尽心尽力为同学们服务,组织主题团日活动,用真诚带动他人、凝聚班级;作为学校自强社负责人,他带领社员们开展帮扶活动,为家庭困难的同学送去关怀,用行动诠释着“自强”与“互助”的意义。

在志愿服务的路上,齐际更始终默默奉献、践行担当。四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189.5小时,累计献血2400ml。2023年11月30日,在学校红十字会的宣传动员下,齐际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意义,便毫不犹豫主动报名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听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意外,”2025届毕业生王嘉翊说,“作为齐际本科时的室友,我见证了四年来他为公益事业做出的努力,能够配型成功,他一定很高兴,我为他骄傲!”

今年6月,齐际顺利入职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华为全资子公司),“我觉得是双喜临门”,正当他满怀期待地开启职场新生活时,天津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拨通了他的电话,告知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接受下一步配型流程。“接受!”没有片刻的迟疑,齐际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个救人的机会,更是当初加入资料库时许下的承诺。然而,配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后续的流程中,齐际先后经历了三次配型终止,每一次的等待与失落,都没有动摇他救人的决心。“我一直相信,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好消息的。”带着这份信念,他默默等待着。2025年7月,当再次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时,齐际的心中既有惊喜,也有一丝忐忑——他害怕这次又会像之前一样半途而废。但这一次,他等到了!8月6日,高分辨配型通知如期而至,他顺利完成采血;不久后,高分辨检测结果传来,与患者高度相合;紧接着,全面体检顺利通过,所有指标均符合捐献要求。当得知自己可以正式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时,齐际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9月,齐际按照安排入住医院,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每天注射动员剂时,身体会出现轻微的不适,但他从不抱怨,反而常常安慰身边担心他的医护人员和老师。“这点难受不算什么,想到远方的患者还在等着我,我就充满了力量。”

“成为天津第459例捐献者,我倍感荣幸。”捐献结束后,齐际真诚地说道。天津师范大学的老师、同学也第一时间来到他的身边,为他带来鼓励和慰问。校红十字会的同学深情写下对齐际学长的敬佩之情,并表示将跟随学长脚步,以爱之名,为社会发光发热。
“有时,志愿不需要太多犹豫,跟着内心走、去帮助他人才是最珍贵的。”齐际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一位青年志愿者最纯粹的初心。从校园里的 “志愿达人”到生命的“摆渡人”,齐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更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志愿服务,用点滴微光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接续传递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