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提高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10月29日至31日,我校作为天津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2025年天津市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市49所高校的400余名辅导员参训。
本期培训邀请到高校心理健康领域和医院精神病学领域专家学者、资深一线辅导员优秀代表专题授课。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主任马喜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常务委员、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专委会常委、天津市安定医院心境障碍科(二科)科主任寻知元,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医科大学辅导员郭琳分别作专题报告。

马喜亭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难点分析与实务重点》为题,深入剖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信号的识别、心理危机干预的难点、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重点方向和程序,从实操层面给予科学指导,助力辅导员筑牢学生心理防线,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刘卉以《高校辅导员心理谈话的共性与个性》为题,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共性特征、个性表现及其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自身从事辅导员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实际经验,讲授了辅导员与学生心理谈话时的工作要点和技巧。

寻知元以《精神医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助力》为题,介绍了当前专科医院的整体情况,结合精神卫生法,从医院、家庭、学校等不同方面介绍了辅导员开展工作时的常见问题,对辅导员深刻理解教医融合、科学做好特殊学生关怀关注给出具体指导。

李馨以《心理效应助力辅导员“心”健康》为题,聚焦“新使命、心健康,新挑战、心适应,心效应、新认知,心建议、新力量”四个方面,结合心理学效应及其原理,就辅导员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并基于此向学生传递积极心理力量提供了暖心建议。

郭琳以《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为题,围绕“为什么开展生命教育”“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现实反思与本质回归”四个方面分享了生命教育的独特内涵和十七年一线学生工作的深刻体悟。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辅导员校际间工作交流,推广典型经验,本期培训设置“师说心语”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面向全市辅导员征集内容,以专题微讲座的形式进行。天津财经大学刘欣雨、天津传媒学院王迪、天津师范大学李一鸣、天津商业大学王雨薇分别以《“青心伙伴”网格化育心行动——构建朋辈支持学生社区网络实践平台》《化“危”为“机”: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辅导员支持系统与自我关怀——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从“心”出发,向“生”而行——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实践与探索》《从“单边护航”到“家校同盟”: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联动的三级赋能策略与反思——基于一例反复心理危机事件的深度剖析》为题进行案例教学,为辅导员深化心理育人实效、促进家校协同共育、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实践参考。本次培训通过高水平报告、案例教学、论坛微讲座、问卷反馈等形式优化培训效能。参训辅导员表示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岗位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理念、规律和教育方法的深入思考与创新实践,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