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守护|这个dòng天,快来为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加温保暖”吧~
美好的寒假生活已经正式开启,舒适惬意居家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与父母“相爱相杀”的场景会再次上演。
与父母的斗智斗勇从早上被喊起床开始。大概八九点的时候,父母会说:“都快十点了还不起床!”可是十点一到,他们又会换“台词”:“都快十二点了还不起来吃午饭!”当然,也少不了以下的唠叨:“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玩游戏,不能学习会儿?”“地都这么脏了,放假了就不能帮忙干点儿家务?” ……
那么,问题来了:
美好的假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与父母和谐快乐地相处,拥有良好亲子关系呢?学会下面这些,为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加温保暖”吧~
(文末附寒假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预约及咨询方式)
什么是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间的关系。法律上指父母与子女间权利义务的总和。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关系是家庭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包括三个发展阶段:绝对依赖阶段、独立阶段、成熟阶段。
绝对依赖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独立思考能力,需要父母的照顾,父母是孩子心中绝对的榜样,孩子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每一件事。
独立阶段:这一阶段,孩子有了相对独立的思考能力,要求自立平等,重新协调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也不再是一味的言听计从,开始出现挑剔、顶撞父母、想要摆脱父母束缚的现象。
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孩子进入青年期,心理发展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日益明确具体,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不轻易改变。父母承认其独立地位,但对其的影响仍在。
大学生正是处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虽然上大学空间上远离了父母,但在经济上还离不开父母,同时,父母也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对于父母,“既想逃离,又无法逃离”。
如何应对亲子矛盾?
❤以真诚、互相尊重和信任为前提
真诚、互相尊重和信任是解决问题的必备态度。在此基础上,家庭中如果出现亲子之间关于某个问题观点不一致时,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尽快寻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
❤调整自己对父母的认知和期待
如果我们对父母的爱是苛责地建立在完美主义标准上,自然会对父母产生诸多不良感受和情绪,例如失望、怨愤、甚至厌恶。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父母也有他们内在自我成长的局限性,那么再来看待父母的某些行为时,一种理解的感受就会油然而生,对待父母也会情绪平和,更为接纳。
❤学习良好沟通的技巧
在亲子沟通中,也需要明晰自我界限,管理和控制交往的距离,适当控制情绪,学会尊重的表达。亲子沟通与一般人际沟通相似,一般人际沟通的技巧,如积极倾听、同感、及时反馈、注意场合等等也都适用于亲子关系。与父母的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合理表达。这里特别建议大家不妨从我做起,首先通过自我的言行改变来影响父母,从而有机会让整体家庭系统发生改变。
❤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当父母与我们因某些事情而意见不一致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勇于承担增进关系的更多责任,努力拓展思维,寻找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案。例如,在周围环境中寻找资源,向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
如果亲子关系困扰到你,可采取以下方法排解
☆ 关注自身情绪
在家呆久了之后,父母对我们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唠叨难免会引发我们烦躁的情绪。此刻,我们可以静下心并默默地提醒自己,无论现在的你出现什么样的情绪反应,那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去感受这部分情绪,接纳它,做一个深呼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 转移注意力
被父母唠叨或者跟父母发生冲突后,我们可以积极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让我们开心的事情,同时想想在这个超长假期里,有父母甘愿为我们做好吃的、照顾我们,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 帮助父母参与改变
善用网络资源,推荐一些适合父母阅读的亲子关系读物。如果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想必困扰的不只有你自己,父母更是因想改善关系无门而困扰。当我们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资源,甚至在合适的时机与他们分享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也许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积极寻求帮助
如通过自身调整还是深受亲子关系的困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寒假期间依然为你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可积极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亲爱的同学们,寒假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依然为你开放,开放时间及方式如下:
心理咨询方式:
☆ 网络咨询(全年无休):
QQ:1573652811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12:00 14:00—17:00
咨询中心及预约电话开放时间:
12月26日至1月31日:每周一、周三8:30-17:302月3日(周三)、10日(周三)、24日(周三)、26日(周五)、27日(周六):8:30-17:30
预约电话:022-23766104
咨询中心及现场预约地点:立教楼B区216室(寒假期间,请从立教楼D口进入)
供稿:学生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部分文字内容节选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