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守护“心”青春
【心协“心”声】转载:童年创伤给我们带来的伤痛要怎么抚平
2021-11-20 14:25  

【心协“心”声】转载:童年创伤给我们带来的伤痛要怎么抚平

(文章转自福建中医药大学心理中心微信公众号,作者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心理中心主任丁闽江,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侵权请联系)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的都受到过创伤。受封建思想影响,父母重男轻女,女孩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家庭环境不好,父母总是吵闹,受伤最大的是孩子;学校老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受到校园欺凌,来自于同龄人之间的恶意与伤害在你心中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童年的一些特殊经历,让孩子一生内疚自责,无法释怀;还有很多不能说的秘密,成了困住孩子一生的墙。要知道童年时期造成的一些创伤,会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人际、财富、家庭等各个层面,让我们不停的陷入创伤的限制,重复创伤的模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抚平自己的伤痛呢?其实,疗愈童年创伤,疗愈受伤的内心,并没有那么难,只需要我们带着一点理解、一点宽容、一点耐心、一点爱心、一份坚持,你我都可以走出童年的创伤。

 

童年创伤给我们带来伤痛

 

先从一个我咨询的案例说起吧

小雅,女,21 岁,独生女,大学四年级学生,1.60 米左右,近视,配戴黑色眼镜,眼神无法看清,衣服穿着比较活泼,精神状态欠佳,无重要躯体器质性疾病,有些许男生的气质,来自小县城,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较好。 

小雅说:最近半年来,总觉得生活很不开心,觉得没有人喜欢自己,自己感觉很自卑, 还经常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做事情提不起兴趣,还有失眠的表现,特别是一个好闺蜜有了男朋友后更是让她心情烦闷,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塌了,心里很不踏实,担心害怕,敏感多疑,现在不再相信朋友了,也经常借故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甚至有时候连课都不想去上,没有了先前的动力和目标,也不想和别人交往了,害怕自己又被人抛弃。近段时间,吃饭没有那么香了,有时还会腹痛腹泻,还有头痛、头晕的症状,经常脖子痛,感觉很没精神。小雅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改变目前这种没有精神、整天闷闷不乐的现状,尤其是改善失眠的情况,希望能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小雅在高中时期因为学习压力大,出现过焦虑情绪并且找学校心理咨询老师进行过咨询,情况有了基本好转。三个月前,小雅到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咨询,被诊断为轻度抑郁,并做了4次咨询,效果不佳。一个月前,因为头痛、头晕的症状到医院进行了全身的体检,未发现严重躯体疾病。 

为了更好的了解小雅的情况,我重点关注了她的家庭情况及童年经历及一些重要生活事件。小雅从小生活在一个不错的家庭,父母亲都是工人,家庭条件也不错,家庭关系很和谐,本来很幸福的一家在一次变故中改变,母亲在小雅读四年级时从楼上跌落去世,后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本来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性朋友,每天都会一起去吃饭,一起去自习。这个朋友特别能理解她,也非常很关照她,当时她总认为自己找到知己了。半个月前开始,朋友就很少和她一起去吃饭,也不和她一起去自习了,更不用说关照了。自从朋友有了男朋友后,她就感觉很不舒服,她总认为是她的男朋友破坏了她们之间的感情,现在她心里觉得朋友是不可靠的,朋友都会从身边一个一个地远去,随后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症状不断出现;小雅的家庭条件较好,很早就在城里买了房子,住在六楼。有一天晚上,小雅因为报培训班的事情与母亲吵架了,为了发泄情绪,把家里的晾衣杆也折断了,她说这是她第一次与母亲这么凶的争执。第二天小雅回家经过自家楼下时,亲眼目睹了妈妈在阳台上晾衣服因为没有晾衣杆而爬到阳台栏杆上不慎跌落的情景,小雅的母亲当场死亡。母亲去世后,她从来没有哭过,身边的人都说她不孝。一方面,她总觉得是自己害死了母亲,是她头一天与母亲吵架并且弄断了晾衣杆导致了母亲的死亡。另一方面,来访者又觉得母亲根本没有死,母亲不可能会离开自己的,自那以后,来访者开始封闭自己,也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开始自卑,开始陷入自责的漩涡中,内心的愧疚感时常扰动着她的心神,逐渐也开始寻找朋友来替代母亲的存在。

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小雅目前出现的情绪症状主要源于潜意识的扰动和不合理的认知,该来访者一直不愿意承认和接受母亲不慎跌落去世这样的事实,并把这样的不接受压抑在潜意识中。也因此,自从母亲去世后一直没有哭过。但是,这样的压抑经常会扰动她的生活,特别是当她非常要好的闺蜜因为有了男朋友不再经常与她在一起、不再那么关心她时,表现得越加明显。认真分析会发现,因为从小失去母亲,她所需要的母爱无处获得,在初中和高中时期一心为了读书而暂时遗忘了母爱,当上了大学时,她遇到了如同母亲一样的闺蜜,闺蜜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仿佛让她觉得找到了母爱的感觉。可是,当闺蜜有了男朋友后,不再那么关心关注她时,她所需要的母爱仿佛又被“剥夺”,于是,潜意识好像在告诉她:妈妈真的离开你了!她其实把闺蜜当成了母亲的化身,在朋友身上寻找妈妈的感觉。当闺蜜逐渐疏远她时,潜意识的自责和内疚感又重新调动起来。通过分析也可以发现小雅认知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母亲的死绝对是因为她造成的;朋友是不可信任的,都会一一离开;认为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一无是处的人;朋友应该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一直在身边等。这些认知的偏差导致她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误区,也导致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后来,我总共用了七次咨询帮助小雅走出心理困境。包括建立关系、澄清事实、分析原因、建立链接、寻找潜意识、认知重建、行为治疗、家庭作业等环节。这里的重点工作是协助小雅接纳面对现实、消除自责之心和内疚感、重新建构新的行为模式。

我们来总结下这个案例。成年后的心理问题往往源于童年的特殊经历,或者叫做童年的创伤,本案例小雅目前出现的情绪、行为症状表面看上去好像是因为她的闺蜜朋友有男朋友后不那么关心她导致的,其实,这种现象对我们大部分的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并不会因为此事导致一系列的情绪症状出现。真正的原因在于她的母亲去世,但该来访者不愿承认,还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自责和内疚的过程中,又在朋友身上寻找妈妈的感觉,从而出现了交往的偏差,认知的偏差。这个故事也在启示我们,遇到问题,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和探讨背后的原因,学会去寻找潜意识的东西,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本案例已经过保密处理)


童年的创伤对我们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人的童年创伤都会导致不良影响,更不是有童年创伤就一定会有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治疗。人类进化到今天,面对过无数的大灾大难,我们都过来了,人的一生也会面临无数次的困难和挫折,大部分人都能自我疗愈,甚至因为特殊的童年创伤过得更加精彩,活出了真实的自我。当然,确实有一部分人无法面对自己童年的创伤,一直被童年的创伤所影响,一辈子都走不出那个阴影。所以,我们一起来分析下童年的创伤到底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1.童年有创伤的孩子普遍会出现人际交往困难。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现。童年有创伤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缺少正常的人际交往,往往会表现出:拘谨胆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缩、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击等适应困难。童年时候的心理创伤,就像躲在影子里的怪兽,平时看不出来,却时时刻刻蠢蠢欲动。有童年创伤的人,会更喜欢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流,或者朋友很多,却都难以走进心里,交往过程往往表现得很奇特,甚至经常用相反的方式来呈现交往过程。

2.童年有创伤的孩子普遍内向、自卑,对人缺乏信任。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很多时候,童年的创伤需要这个人穷其一生去挣脱。因为心灵受到过伤害,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多余的,自己很差,什么都不会,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生活,不配得到周围人的关注,不配得到别人的表扬。但是,又经常表现得很积极努力,希望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尤其是希望获得父母的认可,内心的自卑和内心的渴望关注往往自相矛盾。同时,对周围人总是没有信任感,害怕被抛弃,害怕被伤害,于是经常选择封闭自己。

3.童年有创伤的孩子普遍在婚姻中不幸福。童年创伤所带来的影响最容易在婚姻中暴露,因为有创伤他们会有意无意的把当年父母的生活方式复制到现在的生活方式中,一方面讨厌那种方式,另一方面又无意间重复这种方式。成年人善于掩饰自己的不完美,但却容易对着最亲近的人暴露出自己最狰狞的一面。童年的伤痕,会让人变得刻薄、尖锐,难以和其他人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在婚姻中体现得最明显。

4.童年有创伤的孩子可能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如果一个人的童年阴影,来自他的原生家庭,那么这个人很难不怨恨自己的父母。双方都很委屈,父母自认为给了孩子一切,却被孩子抱怨,孩子却觉得父母的尖刻和蛮横毁了自己的一生。孩子需要的可能并不是父母给的,父母经常无意间做了很多伤害孩子的事情,尤其是刻薄的语言,让孩子体会一生的伤痛。当然,这种怨恨又不能表现太明显,毕竟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百善孝为先,所以在孝与恨之间游走是多么的令人心酸。

5.童年有创伤的孩子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会增加。童年有创伤的孩子在认知、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都可能存在一些偏差,童年创伤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有些心理创伤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减,反而会日渐深刻,日复一日的折磨一个人。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患上心理疾病的机率会增加。

 

我们应该如何治愈童年创伤呢

从小雅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既然童年创伤已经发生,逝去的时光也无法重来,逃避终究无法解决问题,只有正确面对才有希望真正的走出童年创伤带来的伤痛。你可以这样做。

1.了解、认识自己的童年创伤。

情绪健康专家约翰.布雷萧认为童年创伤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一生。换句话说,童年时一直埋藏、未能得到释放的情感,在成年后会演变成为负担和隐患,严重的话会进一步加重为心理疾病,并影响正常的工作、社交等日常活动。而这些“负能量”如果没有能够得到处理和释放,它就只能以不正常的行为来释放,通过过激、不受控的言行来外化表现出来,长期的压力、焦虑状态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生理问题。如果可以,不如鼓起勇气,直面伤痛,用心梳理下自己的童年,梳理下童年的伤痛,并了解这些伤痛是如何影响你现在的生活的,你是否可以做出些改变,也许梳理的时候让你很难过,但是,你必须去了解它,认识它,当你真正了解和认识它时,这就从潜意识变成了意识,这是你改变的第一步。我们必须理解,童年的一些经历为什么会带来创伤,创伤从何而起?在童年创伤发生时,我们的认知是非逻辑非理性化的。而长大以后,我们可以用理性和沟通,回溯过往去分析和解释早年经历的一切。面对童年遇到的种种指责、挫折,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切并不都是自己的错,这一切并不应该怪罪于“我”。或重或轻,没有谁的童年是完全一帆风顺的,只想着逃避而不去寻求解决办法,只能在成年后陷入死循环。当然,有可能你自己也不清楚哪些童年创伤影响了你,这时候你可以请教专业的咨询师。

2.面对和承认童年的创伤。

要疗愈童年创伤,首先要承认和看见当年自己那个不公和困难的遭遇。我们要为当初那个受伤的、委屈的小孩平反。我们都曾遭遇过各自的不公平和困难,如果我们的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已经尽力了。你需要去充分的承认这个不公平,不用害怕愤怒和怨恨,就算是仇恨也不必怕,充分的去怒,去怨,将那些被自己抑制的情绪发泄出来,然后被怨覆盖的爱就会涌出来,若你又爱又怨,你就既不能好好地爱,也不能好好地怨。如果你想真的爱自己,那就充分的去为自己讲话,这些本就是真实的,为什么要用“不应该”来打压,父母本就是我们人生里最爱恨交织的人,如果出现“我恨不得掐死你”“你根本不配做父母”类似的言辞是完全正常的。但我说的不是报复,不是对父母大发雷霆,如果这发生了,你可以选择释放自己的情绪,不必内疚,当然如果你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可以和平解决,老师还是建议你不要使用一些极端的方式。你可以通过控诉父母来对自己实现疗愈,但不要直接这样对父母,你可以选择在镜子面前控诉他们,想象他们就在面前,把你的委屈、不解充分的表达出来。不必压抑愤怒和怨恨,让自己逐渐的感受悲伤情绪的出现,愤怒到极致就是悲伤,当悲伤来临,接纳也就开始了。当接纳开始,爱也就油然而生了。

3.学会宽恕给我们带来童年创伤的对象。

首先是宽恕父母的不知和有限。相信他们在最深的地方是爱我们的,相信他们不是故意要伤害我们,相信他们自己也在痛苦和纠结中。宽恕他们没有机会充分了解爱的真谛,宽恕他们可能曾经没有被足够好的爱过,相信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不仅都是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好的一面,去回温那些最好的,甚至是他们出于爱而改良过的,是他们努力以后的一些表现;其次是宽恕那些给予我们不公和心灵打击的人,可能是你的同学、亲戚或者老师,或者陌生人,那些有意无意的伤害都让你记忆犹新,难以释怀,甚至你还怀着怨恨一直在抱怨,一直在自责,一直在等待报仇的机会,可是,你越是这样,你的心情越受影响,你越是无法走出自己设置的沼泽;最后是宽恕自己。宽恕当初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没有能力给自己安全、自由,宽恕当初不懂得或者不敢为自己发声,宽恕自己作为一个小孩子的局限与弱小。宽恕自己为了适应环境而压抑、隐藏甚至变形了的自己。宽恕自己没有能力去认识、觉察和摆脱那些困境、孤独和害怕。当你学会宽恕自己的时候,你就可以宽恕别人。

4.学会寻求帮助来疗愈自己童年创伤。

对于童年创伤,逃避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始终要有勇气去接纳它,允许它的存在,要相信这些情绪是可以被疏导,可以被处理的。向内压抑不是解决办法,一方面尝试找到你亲近、信任的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表达你童年的创伤经历,能在成年后把当年因害怕恐惧而不敢表达的体验全部讲出来,将会有利于情绪疏导,有利于去直面童年创伤,并进行释放。面对自己的心灵创伤,不要回避,有些问题不是假装看不见,就真的不存在了。接受自己哪怕自己不完美,直面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才有可能被解决。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喋喋不休的诉说自己的不满,会引人厌烦,但是适当倾诉,可以减轻许多压力。如果实在说不出口,在网上找一个可以倾诉的陌生人当你的树洞,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正确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相信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帮助,在必要情况下尝试去寻求心理咨询,除了情绪的疏导之外,会更有利于创伤的疗愈。另外,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可以就尽快的和父母和解,尽快与伤害你的人和解,不做那个矛盾体,开始新的生活。

5.寻找积极正向的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

我们都知道积极心态是我们克服童年创伤的有利武器,我们要从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到自己身上的优势资源,比如:有健康的身体、有某方面的专长、有善良的心、有努力的动力、有改变的勇气等等;同时,也要挖掘积极正向的社会资源,比如:你有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你有几个爱你的亲戚、你有几个非常欣赏你的老师、你随时可以找到倾诉的对象、你需要帮助时都会有人出现等等。通过这些积极正向的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让自己感受到支持和力量,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让自己感受到安全,以此来推动自己抚平童年的创伤。

6.感谢现在的自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欣赏和感谢自己活下来,感谢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感谢自己还能有机会去重新开始生活。想象一下那个孩子,忍受了这么多,承受了这么多,委屈了这么多,压抑了那么多,孤单了那么多,无奈了那么多,痛苦了这么多......终于活到现在,有机会觉察和疗愈、有机会做自己,这是多么值得赞扬的事情。如果你喜欢把自己始终置于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永远把自己当做受伤的小孩、无力的小孩把自己看做一个弱女子、把自己当做一个怂男,那是你的选择,也是你获得痛苦的途径,你可以这样做,你可以终其一生这样做,只要你愿意。同样,你也可以选择把自己看做一个成熟而为自己负责的人,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热爱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你可以从伤痛中获得钻石,从困难中蜕变成熟,即便你不习惯、不熟悉这样做,你也能学会,一定能做到,只要你愿意。同样,你还有权用更大的视角来感受自己,你可以认出你是一个生命——无暇、自足而圆满的生命,那些经历、感受、观念都不是你,你应该要有新的你自己。

7.童年创伤无法彻底清除时选择共存。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接纳自己的现状,与创伤共生。不要因为出现不良情绪而苛责自己。在抑郁或者焦虑的时候,给自己一点暗示:“这很正常”,“这只是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总会过去的”。哪怕无法彻底根除童年创伤,带着伤痛和障碍努力生活,也强过坐以待毙。只有找到那个童年受伤的“内在小孩”,和他对话,给他安抚,我们才能走出黑暗。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应当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受伤的内在小孩从潜意识中走出来。如果说你的伤痛无法完全化解,你的阴影无法完全抹去,不如把它当做自己生命中必须要过的一个关卡,或者把它当做助自己强大的一次刺激,与它和平相处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走出童年创伤,疗愈自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练习,必要时寻求外界的帮助,你还需要一定的人际支持,需要安全的环境,才能让自己有勇气去面对创伤乃至走出创伤。虽然需要时间,需要努力,但是你只要开始,就一定会有收获。加油吧!孩子,做自己!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的都受到过创伤。受封建思想影响,父母重男轻女,女孩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家庭环境不好,父母总是吵闹,受伤最大的是孩子;学校老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受到校园欺凌,来自于同龄人之间的恶意与伤害在你心中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童年的一些特殊经历,让孩子一生内疚自责,无法释怀;还有很多不能说的秘密,成了困住孩子一生的墙。要知道童年时期造成的一些创伤,会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人际、财富、家庭等各个层面,让我们不停的陷入创伤的限制,重复创伤的模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抚平自己的伤痛呢?其实,疗愈童年创伤,疗愈受伤的内心,并没有那么难,只需要我们带着一点理解、一点宽容、一点耐心、一点爱心、一份坚持,你我都可以走出童年的创伤。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