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守护“心”青春
【心协“心”声】转载:《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2021-10-08 12:50  

【心协“心”声】转载:《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文章转自福建中医药大学心理中心微信公众号,作者为福建中医药大学林燕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侵权请联系)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乐观与悲观是无法改变的吗?乐观与悲观一定是对立的吗?乐观未必好,悲观未必坏。在遇到困难和障碍的时候,乐观帮助我们重拾希望,勇往直前。而在一切都顺利的时候,悲观帮助我们避开潜在的危险。

  哈喽大家好,本期为大家带来赛利格曼博士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作者说学习乐观是为了有更多的选择,我们不是要一味的盲目乐观,而是有能力在合适的情境选择乐观还是悲观。作者用大量令人信服的实验和调查证据告诉人们:乐观的人能在逆境中更好地成长,也更容易走上一条绝妙无比的成功之路!不过,如果你天生是一名悲观主义者,你也不用沮丧,因为书中肯定地指出:乐观是一种可以掌握的技巧!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运用塞利格曼博士推荐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改变自己悲观的生活态度,这种方法就是学习乐观的ABCDE技术。

  所谓的ABCDE模式。在文章中,作者引用了心理学家埃利斯所开发的ABC模式:当我们碰到不好的事件(adversity)时,我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不断想它,这些思绪很快凝聚成想法(belief),这些思绪会变成习惯,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的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并不是待在那儿不动的,它们会引起后果(consequence),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这些想法直接的后果。它是我们放弃、颓丧或是振作、再尝试的关键。而D是反驳(disputation),E是激发(energization)。我们要想变得乐观,就要学会反驳那些凭空想象的东西。当我们找到证据,驳倒这些错误想法的时候,我们的悲观情绪也就会随之烟消云散,内心就会激发出乐观,充满信心与希望。乐观者并不是不会失败,而是他们能够笑面失败。

  悲观者和乐观者的主要区别在哪呢?悲观者把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身上,且认为失败会持续很久;乐观者认为失败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且只是暂时性的。是什么造成了悲观呢?悲观现象的核心——无助感(helplessness),而无助感的来源是发现行为是于事无补的,因而变得被动,不再做任何事。那么无助可以预防吗?答案是可以的。通过实验表明,如果事前学习到行为是有效的,那么这个学习就可以预防无助的发生。也因此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逐渐脱离无助而习得了个人控制(personal control)

  乐观的人在遇到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性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乐观的人不会被失败击倒。在面对恶劣环境时,他们会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去克服它。人一生中免不了有失意的时候,我们很少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挫折、失败、闭门羹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学习运用乐观的态度去击退失意是最好的武器,学会了它,将终生受益。

  乐观的态度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哀伤会短期内降低我们的免疫系统,悲观则会长期抑制免疫功能,影响我们的健康。现代社会压力大,很多人都得了抑郁症,要遏制抑郁的流行,首先不要对自我过度重视,把什么都归咎于自己。事情都有多面性,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解释,在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上,乐观地面对,善待自己也放过他人。在遇到坎坷的时候,更需要乐观地积极应对,眼前的失败并不能决定一生的命运,决定我们人生的是我们的态度。

  研究显示,悲观确实是引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认知疗法通过将悲观的解释风格改变成乐观的解释风格,从而减轻抑郁症状,让抑郁症患者彻底、永远摆脱抑郁症。认知疗法改变了人们看事情的方式,而这个新的、乐观的看世界的方式使病人自己动起来。病人学会了应对技巧,就不再需要依赖药物或医生。药物只能暂时减轻病痛,而不能改变抑郁症的根源——悲观的思想。改变解释风格对治疗抑郁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乐观不是万灵药。我们需要的是弹性的乐观,即需要乐观的时候乐观,需要适度悲观的时候悲观,这种审时度势的乐观能帮助我们幸福地过一生。学会乐观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它让你变得有趣,让你的生活变得有趣。乐观的益处,永无止境,各位朋友们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一件趣事,去学着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